农历三月三,庆祝活动可不少。在杭州桐庐县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,他们早就开始欢欣鼓舞了!
4月21日下午,一辆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驶进村里,第十四届“我们的三月三·畲味民俗迎亚运”暨高山流水千人席活动在这举行,村民与游客们提前庆祝畲族三月三活动。

游客在进村时,可观赏舞龙表演。莪山畲族乡 供图

穿着畲族服饰的姑娘们表演节目,欢迎游客到来。莪山畲族乡 供图
龙峰民族村是山区畲族村。村里的畲族人陈凤凤介绍道,三月三是畲族一个重要的节日。以前过了三月三就进入农忙期,所以农民要趁这一天享受农忙前最后的休闲时光,吃饱喝足,再加把劲儿去田里干活。如今村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,不需要为农忙担忧,但是长桌宴等习俗一直留存着。
“山哈”是畲族人的自称,在村里的山哈广场,早就摆满了长桌,来自无锡、金华等地的800名游客纷纷落座。

游客陆续入座。潮新闻客户端记者 汪驰超 摄
“日落西山红霞飞,战士打靶把营归”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”……还没开始吃饭呢,便有爱热闹的游客带头唱起了歌,周围的人也跟着合唱,有些激动地已经站起来欢呼了。

游客饭前自发组织合唱。莪山畲族乡 供图
这个临时合唱团的“带头大哥”陈大伯说,他爱唱歌,也爱活跃气氛,到了这里看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,“歌瘾”就犯了。隔了好几桌观望的李大伯眉笑眼开,他说,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人一起吃饭了,人多热闹,虽然自己不好意思唱,但是跟着起哄也觉得快乐。
5点多,开宴!
潮新闻记者早就等在盛菜的大锅前,和几个好奇的游客张望,锅里头的香味直往外窜,打菜的村民却故作神秘,不愿意告诉大家是什么,此时终于可以揭秘了!

前来帮厨打菜的是周边村民。潮新闻客户端记者 徐婷 摄
当地特色菜龙凤呈祥、萝卜炖仔排、笋炖咸肉等组成“十大碗”。村民麻利地盛好一碗又一碗,穿梭在长桌里给远道而来、饥肠辘辘的客人们。
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吃着炖得香甜的萝卜,一个劲儿说好吃。金华导游季旭文说,这是她第一次带团来龙峰民族村,看到村里准备一百桌菜,还能保持好口味真的不容易。
餐席过半,20多名穿着畲族服饰的姑娘们伴着夕阳款款走来,在长桌间跳起来舞蹈,衣服上的饰品叮叮作响。

民俗文化表演游街活动。莪山畲族乡 供图
此时,游客们一个个的饭都不想吃了,丢下碗就拿起手机,连系着围裙帮厨的阿姨都开始拍视频。
在千人席旁边,还有油炸粿、油芰等当地特色美食的小吃摊,嘴馋的游客看到美食便挪不动腿。记者帮你品尝了一个油炸粿,外皮炸得金黄,一口咬下去脆脆的,里面的馅儿混杂着萝卜、雪菜、豆干,软馅儿和脆皮混在嘴里,更是美味!
到傍晚6点,楼彩珠的小吃摊上已经所剩无几,她说:“游客玩得高兴,我们赚钱也赚得开心!”
酒足饭饱,正是娱乐的好时候。
音响打开,追光点亮。等记者赶到表演场地时,舞台前已坐满游客,有些没占到舞台下好位置的游客四处寻觅“高地”,小朋友闹着要家长抱起来看表演。
台上的游客被“抹锅灰”时,台下的游客哄堂大笑;主持人念着“点一下、点两下、跑过去”的竹竿舞秘籍时,记者旁边的大哥也跟着悄悄地动起了脚步;到了挑战高山流水喝酒时,游客更是争先恐后排队体验;畲族姑娘“选亲大会”时,最后一排的游客都举手想上台,却敌不过前排的“近水楼台”……

畲族舞蹈表演。莪山畲族乡 供图
认识的,不熟的,都能互相调侃;饭桌上,舞台前,尽是言笑晏晏。
入夜后,晚风拂面,在青山绿水、熊熊篝火旁,游客与村民们围成一个圈,继续唱歌继续舞……

篝火晚会现场。莪山畲族乡 供图
高山流水千人席的策划者、莪山畲族乡农村职业经理人刘玉秀说,三月三庆祝活动已经结束,但是千人席、篝火舞等还是村里的常设活动。
等临金高速通车后,从杭州市区出发,一个小时就能到达这个“西湖边最美的畲乡”,届时,想吃千人席、品红曲酒、跳竹竿舞、体验畲族风情,就更方便了。